设为首页
联系我们
加入收藏
 您现在的位置:  >> 学生乐园 >> 心灵驿站 >> 
  浅释“犯错误效应”         
浅释“犯错误效应”
[ 作者:    转贴自:    点击数:372    更新时间:2010-7-31    文章录入: ]

某同学是导师手下一名非常能干的班干部,为班级做了不少贡献,但是他却不受同学好评,被大家称作“机器人”,甚至听到导师和别人聊天时也说他是机器,他很困惑了,不理解为什么人人都那样对他。于是他买酒喝了个大醉。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迟到,他以为导师会责怪他,同学会瞧不起他,甚至做好了辞职的准备。然而,导师非但没有责备他,反而对他大加赞赏,同学们也从此对他笑脸相迎。他不知道,他的无心之过反而帮了他: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,不再是机器。

 

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“犯错误效应”,也称“白璧微瑕”效应,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际吸引力提高。

 

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:在一场竞争激烈的演讲会上,有四位选手,两位才能出众,几乎不相上下,另两位才能平庸.才能出众的一名选手在演讲即将结束时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饮料,而才能平庸的选手中也有一名碰巧打翻了饮料.实验结果表明:才能出众而犯过小错误的人更有吸引力,才能出众但未犯过错误的排名第二,而才能平庸却犯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.

 

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,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感觉总是不安全不真实的,人们对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的接纳和喜欢,而是有距离地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。鲁迅先生曾说:“凡是神圣的、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。”

 

另一种解释是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角度来说的。通常人们喜欢有才能的人,才能与被喜欢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。但是,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限度,如果一个人能力过强过于突出,强到足以使对方感到自己的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,事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。人首先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,任何一个人,无论如何不可能选择一个总是衬托出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来喜欢。相反,一个犯小错误的的能力出众者则降低了这种压力,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,保护了他人的自尊,因而也赢得更多的喜爱。

 

值得说明的是,“犯错误效应”的产生是有条件的,即犯错误者应该是具有非凡才能的人,而且犯的错误都是些可以原谅的小错误。在阿伦森的实验里,那个平庸又犯错的人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。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举动让我们感到非常可爱,就是他帮助邻家小姑娘做算术题,并且津津有味地吃小姑娘给他的甜饼。但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还能体会到这种美感吗?能力平庸的人即使是犯小错误,给人感觉也是不可原谅的。

 

“犯错误效应”的产生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。研究表明,男性更喜欢犯过错误但能力非凡的女性,女性往往喜欢没有犯过错误但能力非凡的人,而不考虑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。可能是由于社会文化的作用,男性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置入社会比较系统中,给予女性更多更弹性的空间,而女性则可以把自己置入社会比较系统的边缘,甚至跳出系统,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评价。

 

该效应提示我们,如果你是一个强者,请不要过于“包装”自己,追求“锦上添花”,适当地“示弱”,适度地暴露些“瑕疵”反而会赢得更多人喜欢。
  • 上一篇文章: 情绪的感染性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快乐由你自己决定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 最新5篇热点文章
  • 读《神奇校车—追寻恐龙》…[135]

  • 做人生竞技场上的强者——…[133]

  • 像一位良师益友指引我对生…[41]

  • 人性的光辉令人赞美——《…[36]

  • 感谢我的成长路上有你的陪…[34]

  •  
     最新5篇推荐文章
  • 大华二小与上海申鑫足球俱…[1397]

  • 迈好入学第一步[1063]

  • 书写规范汉字,传承中华文…[895]

  • 关注生活实际  提高思辨能…[889]

  • 大华二小开展“基于课程标…[897]

  •  
     相 关 文 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

      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    没有任何评论
    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联系站长 | 友情链接 | 版权申明 | 管理登录 | 
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2014         站长:施老师        页面执行时间:46.88毫秒
     
    沪ICP备

    学校地址:宝山区大华路863-865号 电话:(021)663960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