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联系我们
加入收藏
 您现在的位置:  >> 党建园地 >> 先锋号角 >> 
  2010年度廉文鉴赏之二——党员干部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         
2010年度廉文鉴赏之二——党员干部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
[ 作者:    转贴自:    点击数:378    更新时间:2010-3-9    文章录入: ]

党员干部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

 [编者按]在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次全会上,俞正声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众着想、为工人农民着想、为年轻人着想,不能以个人体验代替群众感知,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及干部形象提出了要求。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发展推手,其貌其态,其言其行,既折射了时代的巨变,本身也是社会前行的风向标。而党员干部的形象,也是社会导向,既要与时俱进,也要传承优良传统。在这里,我们梳理出党员干部形象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几个侧面,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坐标轴上进行测量,以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深思。

  1从革命到执政,角色变了宗旨不变

  变化来源于“两个转变”,即“我们党历经革命、建设和改革,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,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;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,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。”

 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,从理念到方法,从素质到能力,都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内涵。革命是推翻一个旧社会,讲武装、讲斗争、讲强硬;执政是重塑一个新世界,讲发展、讲稳定、讲和谐。对于执政队伍来说,领导方式和执政能力也相应转变。在当前矛盾复杂、利益格局多元的社会背景下,以人为本、关爱民生成为时代主旋律,干部形象更具亲和力、施政更加人性化。但万变不离其宗,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会变,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理念始终不会变。不论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“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”,永远是领导干部“形象之魂”

  2、从封闭到开放,观念变了信念不变

  过去在民众的印象中,领导干部的形象是被格式化的。如今,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形象定位。这个开放首先是执政思维的开放,尊重科学规律、顺应时代潮流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。其次是自我释放,勇于并乐于展示自己的个人风格。2008年奥运前,胡锦涛总书记打乒乓和温家宝总理三大步投篮的场面,被民众津津乐道;而越来越多的干部直言敢言、直抒胸臆的语言行事风格,正刮起一阵强劲的新风。

  不可否认,在开放过程中,一些干部在多元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冲击下,对党的理想、信念产生了动摇,对社会主义道路失去信心,一心谋私利进而腐化堕落。事实证明,丧失信念,就是毁灭一生。在万马奔腾、大江奔流的时代背景下,加强党性修养,坚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,始终是领导干部“形象之基”

  3、从单一到多元,结构变了路线不变

  老一辈的干部队伍以工农干部为主,基层经验丰富,善于做群众工作,但方式方法比较单一。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,变伯乐选马为赛场赛马,各具才能、性格、气质的干部百舸争流、都有可能脱颖而出,从而使干部队伍呈现出鲜明生动、丰富多元的风格和气质。有风风火火的改革闯将、有务实低调的实干家、有儒雅谦和的学者型领导、也有魅力非凡的明星官员……

  任是东南西北风,扎根群众不放松。“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”的群众观点仍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基本原则。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,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,这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。孔繁森、郑培民、王瑛等党的好干部,就是把群众视为亲人,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,解民忧、帮民困,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敬仰和爱戴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,坚持走群众路线,与群众打成一片,始终是领导干部“形象之纲”

  4、从贫穷到小康,条件变了本色不变

  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,是老一代领导干部精神的集体写照。那个时候,物质生活很匮乏,在当时“移风易俗、兴无灭资”社会风气下,正常的注重仪表、美化生活也被视为资产阶级作风。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,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,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干部队伍的生活水平也与时俱进,追求美的天性也得到了释放。如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的典范王瑛同志,就是一个生活中非常爱美的人。总体而言,“大方得体”是干部们生活追求的标准之一。

  时至今日,艰苦奋斗仍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,“简朴”仍然是今天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形象。但现在也有一些干部比吃、比住、比穿、比车,讲排场、比阔气,奢侈浪费,频频冲击着民众的神经。讲究不是追求奢侈、体面不是贪图享受。不论在什么时候,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,都应该是领导干部“形象之本”

  5、从保守到自由,生活变了要求不变

  改革开放之前,我国是一个个人单位化、单位行政化、生活政治化的社会。正派保守、严格自律,是人们对老一代干部的印象。改革开放后,我国干部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,从一律强求到尊重个性,从一味压抑到尊重人性。

但一些地方对干部重用轻管,失之于宽、失之于软,只要政绩突出,经济上不存在问题,就是生活上“不拘小节”,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一些干部热衷于追求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,甚至道德败坏、生活腐化,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。中央再三强调,对干部要坚持从严教育、从严要求、从严管理、从严监督,特别是加强对其生活圈、社交圈的监督考察。作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先行者,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,始终是领导干部“形象之核”

  6、从创业到改革,时代变了激情不变

电视剧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中石光荣这个角色,可以说是老一代领导同志的经典形象。改革之初,同样是惊涛骇浪、风云激荡的岁月,早期的改革者甚至冒着“杀头坐牢”的风险,以火热的激情、无畏的勇气、坚定的信念,杀出了一条血路。30多年改革开放之路,实现了举世惊叹的中国奇迹。如今,改革进入深水区,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,面临的考验长期复杂严峻,我们仍然需要这种杀开一条血路的锐气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,仍然需要那种澎湃激昂的创业激情和源源不竭的创新精神。“敢于做事、善于担责、勇于创新、务实为民”是新时代呼唤的领导干部形象。

但现在也有一些干部,“平平安安占位子,忙忙碌碌装面子,疲疲沓沓混日子,年年如此老样子”,在老百姓心目中落下庸官懒官昏官的负面形象。近年来,各地不断掀起“责任风暴”、“治庸计划”,对不在状态、不作为的庸官、懒官举刀,同时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,精兵简政。开拓进取、自强不息,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,始终是领导干部“形象之要”

    新时期干部群体渐成历史舞台主角,在国家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层面成为中流砥柱。比起老一代干部,他们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宽的知识面、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、更加开放与包容,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。但有一个主题永远不会变,那就是: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深厚的群众感情、强烈的历史责任感,继续探索和前进!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2010年度廉文鉴赏之一——“慢性病”与“好作风”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创先争优学习资料1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 最新5篇热点文章
  • 读《神奇校车—追寻恐龙》…[132]

  • 做人生竞技场上的强者——…[130]

  • 像一位良师益友指引我对生…[41]

  • 人性的光辉令人赞美——《…[36]

  • 感谢我的成长路上有你的陪…[34]

  •  
     最新5篇推荐文章
  • 大华二小与上海申鑫足球俱…[1397]

  • 迈好入学第一步[1063]

  • 书写规范汉字,传承中华文…[895]

  • 关注生活实际  提高思辨能…[889]

  • 大华二小开展“基于课程标…[897]

  •  
     相 关 文 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

      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    没有任何评论
    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联系站长 | 友情链接 | 版权申明 | 管理登录 | 
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2014         站长:施老师        页面执行时间:62.50毫秒
     
    沪ICP备

    学校地址:宝山区大华路863-865号 电话:(021)66396066